斯大林的一生之敌:不是希特勒网络配资平台排名,被流放后全家被斯大林杀死
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建立了新政权。
为了推翻苏维埃政权,英、美、法、日等协约国决定出兵干涉,并且支持俄国内部的反革命势力。
由此,1918年至1922年的苏俄内战爆发。
最终,革命成果得以保全,但红军内部也产生了深刻的分歧。
特别是列宁领导下的托洛茨基与斯大林。
在内战初期,列宁组建了五人主席团,斯大林与托洛茨基分别担任军政要职,斯大林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委员,托洛茨基则负责军队指挥。
此时,托洛茨基掌握了更大的军事权力,而斯大林的影响力则相对较弱。
1918年,斯大林被派往察里津执行征粮任务,这座城市后来因斯大林在保卫战中的卓越表现而被命名为“斯大林格勒”。
在察里津的战斗中,斯大林成功地抵御了敌人的进攻。
这伏罗希洛夫、布琼尼、铁木辛哥、罗科索夫斯基、朱可夫等一批未来成为苏联元帅的军官,在这时开始站在斯大林一边。
然而,两人之间的分歧逐渐加深。
1920年,在西南战线的作战指挥中,斯大林不按常规采取援助方式,使得红军的行动陷入困境。
托洛茨基对斯大林的做法表示强烈反对。
同年,苏俄红军在图哈切夫斯基的指挥下发动了进攻。
然而,斯大林却决定另行其是,选择进攻利沃夫,而不是配合托洛茨基的华沙进攻计划。
最终,苏俄红军在波兰战役中遭遇了失败。
图哈切夫斯基对此愤怒不已,指责斯大林未能有效支援。
托洛茨基也在党内会议上严词指责斯大林。
1922年,列宁的病情加重,使得他不得不依赖身边的亲信来处理党务。
在9月,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李可夫即将调离职务,列宁曾强烈建议托洛茨基接替这一职务。
列宁甚至通过斯大林提出动议。
然而,托洛茨基最终拒绝了这一提议,理由是他希望休假,并为即将召开的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做准备。
随着托洛茨基的缺席,斯大林和他的支持者在党内的力量逐渐上升。
在一次中央委员会的会议上,尽管列宁未能亲自出席,他仍通过信件表达了对一些决议的强烈反对。
特别是关于放松对苏俄贸易机构的监督的决议,这一决策在托洛茨基看来,将有可能破坏社会主义保护主义。
列宁也很快表达了对托洛茨基立场的支持。
12月,列宁再一次尝试让托洛茨基接手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一职。
托洛茨基虽然表现出对这种合作的兴趣,但依旧坚持认为,在党内若继续容忍这种腐化作风,任何斗争都不会有成效。
然而,在列宁未能亲自推动这一方案之前,病情的加重使得他几乎完全无法进行有效的政治活动。
23日,列宁在病床上口述了他的遗嘱。
列宁对托洛茨基和斯大林,做了详细的评估。
他认为托洛茨基是党内最有才能的领导人之一,但也指出托洛茨基过于自信和专注于行政事务。
尽管如此,列宁希望党内能够团结一致。
对于斯大林,列宁指出,斯大林掌握了过多的权力,尤其是作为总书记,他的权力几乎没有受到制约。
他对斯大林的权力使用提出了严重警告。
他在1923年对自己的遗嘱进行了补充,明确表示斯大林在总书记的位置上“不可容忍”,并建议将其调离这一职务。
与此同时,列宁开始对工农检查院提出严厉批评,工农检查院曾是斯大林掌管的重要部门。
1923年,列宁强烈要求托洛茨基在中央委员会会议上为格鲁吉亚“分裂主义者”辩护。
斯大林通过军事手段将格鲁吉亚纳入苏联,但这一行动引起了国内外强烈的反对,而列宁则认为斯大林过于专制,实施了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政策。
1923年初,列宁在得知斯大林副手奥尔忠尼启则在格鲁吉亚的粗暴行为后,公开表达了强烈的不满。
与此同时,列宁写信给托洛茨基,要求他在即将召开的中央委员会上为格鲁吉亚人辩护,并且为斯大林的行为提出批评。
托洛茨基此时才意识到,列宁对斯大林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。
而且,列宁在信中进一步警告托洛茨基,不要轻易妥协。
然而,托洛茨基并未在党内权力斗争中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。
在随后的几个月里,托洛茨基虽然表面上表示支持列宁的观点,但在实际操作中,他选择了与斯大林进行妥协。
布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,他没有像列宁所期望的那样,利用列宁的权威直接与斯大林对抗,而是选择了保持沉默。
斯大林得势后,1928年,托洛茨基被流放到阿拉木图,翌年又被驱逐出苏联。
此后,斯大林的清洗没有停止。
托洛茨基的家人接连遭遇不幸,儿子在巴黎离奇死亡,女儿自杀,而他留在苏联的另一个儿子也被逮捕并死于集中营。
尽管托洛茨基在西方的支持下被严密保护,但他依然未能逃过克格勃的追杀。
参考文献:[1]蒋洪生.墨西哥流亡时期托洛茨基的文艺思想述评[J].艺术广角网络配资平台排名,2024(4):57-68